(摘自『大師輕鬆讀』)
習慣 3 創新:把事情做好比做新的事情更重要
● 有新鮮點子或偉大創意才能變有錢?
10 個中產階級有 7 個受訪者贊成 vs. 10 個白手起家的富翁有 3 個贊成
中產階級有個歷久不衰、如福音書般信奉的迷思,他們認為,要成功就必須想出傑出的新點子。白手起家的富翁不相信這套說法。他們知道後起之秀,也就是仿效者,最後通常賺到最多錢。
事實上,多數白手起家的富翁會爽快承認執行點子的好壞,比提出大膽創新的東西重要。哈佛商學院 2005 年的一項調查,研究《企業》雜誌介紹的美國成長最快速的企業,結果發現:
■ 僅 6% 的公司將自己的成長歸功於獨特的產品與服務。
■ 12% 的公司將成功歸功於不尋常或卓越的點子。
■ 88% 的公司認為「以卓越方式執行一個尋常點子」是本身成長與成功的真正原因。
習慣 5 談判:忘掉雙贏,只關注「期望—想要—作罷」
● 「如果生意談不攏,我可以作罷。」?
10 個中產階級有 2 個受訪者贊成 vs. 10 個白手起家的富翁有 7 個贊成
在一切關係中,特別是生意上的關係,最不想繼續關係的那個人,是最有權力設定條件的那一方。對多數人而言,這種想法似乎有違常理,然而,真實世界就是這樣。在任何談判中,得到更佳交易的關鍵,就是讓對方相信你不必做這筆交易。如果對方想成交,就得一直增加甜頭直到你感興趣為止。
許多中產階級生意人急於達成雙贏局面,犧牲掉自己的利益。白手起家的富翁不會追求雙贏方案,反而尋求「期望—想要—作罷」的結果。
習慣 6 授權:聘用優秀人士分擔工作,分享財富
● 「我準備把自己不擅長的任務交給別人。」?
10 個中產階級有 3 個受訪者贊成 vs. 10 個白手起家的富翁有 9 個贊成
除了更願意下放權力外,白手起家的富翁也更專注於發揮自己的個人力量,而不是對付自己的弱點。成功人士基本上會把大量時間用在自己擅長的事物上。他們專注利用個人強項,而不是努力克服弱點,這一點相當獨特又有效。
白手起家的富翁在授權這點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面向,是他們的動機通常不是提早退休。對於大多數的富翁來說,終極獎勵是能夠花更多時間做有生產力的事物,讓他們樂在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