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為什麼開發幼兒英文學習產品 - PadKaKa?
感謝上天給我這麼一個可愛的孩子,沒有他,就不會有PadKaKa!
因為找不到能讓我孩子能在玩樂中愛上英文的產品,所以讓我想要有創新的念頭!
什麼是PadKaKa?簡單說PadKaKa就是將Pad,卡通(Cartoon)與卡片(Card)結合在一起的幼兒英文學習產品,是全世界第一套卡通卡。從最初的點子,到產品問世,懷胎不是兩三年,而是14~15年!從我小孩3歲時我想到的點子,現在他已經快18歲了,PadKaKa才完成。有些遺憾自己孩子小時沒機會使用PadKaKa,但每次看到其他孩子開心使用PadKaKa時,我就感到很開心。
有許多朋友或是愛用PadKaKa的媽媽曾經問過我,我是怎麼想到的?為什麼我想開發出來?要開發這麼多年嗎?中途遇到什麼困難?品質看起來就是國際水準,真是台灣人開發的嗎?有的朋友認為我蠻天才的,其實一點都不是,整個過程跌跌撞撞的,放棄的念頭多得數不清。也要感謝太多人,沒有他們PadKaKa是沒辦法上市。
這故事,要從我小時候開始講起。大約是四歲左右,我有一次到表哥家,表哥給我看一台神奇的機器,他拿起一張『英文單字卡片』插入那台機器,機器竟然會發出英文單字發音,譬如『Dog』,換了另一張卡片,機器就會發出對應的單字發音。我那時目瞪口呆,這是我第一次看到『會發聲的卡片』,為什麼這台機器可以分辨卡片而發出對應的聲音?回到家後,我還是一直惦記那台神奇的機器,我很想擁有一台,但沒跟爸媽說,因為我們家裡也買不起,只好埋藏在心裡。
媽媽與三個孩子,最右方是我
神奇的機器
在我那個時代國中才開始有英文課,幾乎所有同學都是從國中才接觸英文。國中、高中學英文就是『翻譯死背法』,因為我的記憶力很差,學英文對我而言是很痛苦,常常背了又忘,忘了又背。小時候學講中文一點都不困難,為什麼長大後學英文是如此艱難?大學聯考我的英文也其差無比,大一英文差點死當,還好大二之後就沒有英文課了,總算是脫離苦海。
大學同學中,有兩種僑生英文很好,一種是香港同學,他們英文很好沒話說,但普通話講得很差。另一種是馬來西亞同學,他們不但英文好,馬來文也好,普通話講的也不錯,我問馬來西亞同學您們學幾年才學會這三種語言,結果他們說:『我小時候本來就會啊,根本不用學』。我沒聽錯吧?不用學?!但想想也對,不用學是誇張些,但對幼兒來說的確沒感覺是在學啊!我自己也覺得我天生就會說國語跟台語!
所以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就是:『只要是小時候接觸的語言,小孩子根本不覺得在學!』,很神奇吧!但換句話說:『只要長大後學習新語言,想學也很難學好!』
大學畢業後,我想去美國留學,但是我的英文真的很爛,到了美國該怎麼辦?而且一想到去留學不可能只是讀課文,寫報告,還要講英文,聽英文。我那時想到我一位小學同學,他是師大英文系畢業,可以跟他練講英文。我請他吃飯,我跟他說我們現在開始用英文交談,你千萬別笑我。沒想到他反而很緊張,他說他不會講英文,我以為他在開玩笑,後來跟他講了幾句,發現我講的比他還好,不是我厲害,是他真的幾乎開不了口。那個時候師大英文系是文學組第一志願,比台大外文系分數還高,我同學『唸』課文相當順暢沒問題,但卻沒辦法『講』英文。
更誇張的還在後頭,我到了美國之後我決心要逼自己多講英文,我是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唸書,那裡台灣留學生很多,喜歡聚在一起,所以說英文機會就少多了。我告訴台灣同學我們聊天時盡量用英文,可是就是沒有人要跟我說英文,因為大家比起美國人來說都講得太爛了,但爛,不是就應該多練習啊!但因為覺得沒面子,也怕出醜就越不敢說。有一次我認識一位在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讀『英文教學』博士班的台灣同學,我想至少他會講英文了吧?可沒想到他說他不敢講,絕不誇張,我講得已經很差了,他更差!我邀他每天早上一起吃早餐,只能講英文,誰只要說中文誰就請客,結果我跟他吃了三個月的飯,終於他進步許多了。
其實留學前,我一直嘗試練習說英文,但實在太困難了,因為每次要講英文時,腦筋一定就是中文思考,再去翻譯成英文,邊想要講什麼話,又要立即翻譯成英文,當然講得差。從小到大學,我已經養成中文思考的習慣了,根本難以用英文思考然後就直接說出英文。那時真的很洩氣,想改也改不過來,在大四時,有一天想出改的方法,用圖像思考,不要用中文思考。我想到什麼的時候,就先想一段影像,然後用英文描述這些影像。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?這招對我有用,我漸漸戒掉一定要用中文思考的習慣了,最後我也不需要先想圖像了,而能用英文直接思考,經過一段時間,甚至做夢時夢到跟老外講英文,或用英文演講。
由於自己學英文時間太晚,所以學得很痛苦,因此當我孩子剛出生時,我就決定盡量讓他學習多語言,而且參考國內外專家對於幼兒語言學習的研究,有三個重要觀念我分享給大家,其中第1個及第2個大家應該都會認同,但第3個觀念則有少數人並不完全認同:
- 小孩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在5,6歲之前,越早學越好;
- 同時間就算學習三、四種語言也沒問題(就像馬來西亞華人,以及很多歐洲人就是這樣);
- 學習任何語言最好是以母語方式學習。
除了看到我周遭朋友從小就學習多語言的好處之外,以我自己來說,從小會講國語與台語(台語程度是國語的三分之一吧),雖然唸小學開始我就很少講台語,後來變得講很差。但大學因為在台南唸書,常常要說台語,所以很快就恢復講台語的基本能力,雖然很多台語字我不會說,但我跟朋友講台語時,我就自然以台語思考,而不像英文那樣,一定先想中文再翻譯英文。目前歐美在吹起學習中文熱潮,不是初中、高中才學,而是他們讓小孩5,6歲之前就開始學中文。
因此小時候學任何一種語言,就算不精通,但只要以母語方式學習,長大後學習會很快,而且能以母語思考,所以『學習任何語言最好是以母語方式學習』是很重要的原則。因此當我在開發PadKaKa時,就堅持以母語方式學習為前提。
我記得我孩子約三歲時,有一次我帶孩子去看幼教展,真想不到事隔30多年後再看到那個神奇的機器,才知道大家都稱這台機器為『刷卡機』,我蠻興奮的,好像找到孩時的玩具。我要孩子玩玩看,一開始他覺得好玩,可是玩了幾張卡片後他就不想玩了,我問他為什麼?這應該很好玩啊,但孩子告訴我很無聊,然後吵著要離開,所以只好作罷。我心裡很希望他喜歡,吵著跟我要,原因其實是想滿足自己童年的願望吧!後來我到網路上查這種『聲音刷卡機』的使用心得,才知道大部分小孩也是一樣玩一下就不玩了。
我雖然可以跟小孩講些英文,但因為我的發音不標準,所以我希望能挑一個給孩子喜歡的英文學習工具。我本來就最屬意『聲音刷卡機』, 那個廠牌『聲音刷卡機』加500多張單字卡很貴,約4萬台幣,但我覺得孩子一生只有一次語言學習的黃金機會,錯過之後反而要花更大的力氣與金錢,而且還學不好,所以我是願意用超過我當時一個月的薪水去購買。但因為小孩不喜歡,我就打消念頭了,因為只要小孩不喜歡,不管再棒的教材都是沒有用!
我試過許多英文教材,但說真的,小孩子就是最喜歡看卡通,還有好聽的兒歌,卡通的魅力真是遠遠超過其他教材!我那時把卡通當作『休閒樂趣』,並沒有當作英文教材。我買了一些英文卡通,只要是有趣的,他都看得津津有味!我覺得真奇怪,很多英文句子我都聽不懂耶,為何小孩子還是看?而且一看再看。更奇怪的是,我的孩子從不問我卡通裡面的對話是什麼?就這樣看啊看,我發現我小孩的英文程度竟然進步很多,我才真正意會到孩子真的是語言天才,而且我也『承認』原來卡通有可能就是最好的語言學習工具,尤其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,卡通在這個時候就是很重要的輔助角色!
幼兒卡通為什麼是很好的語言學習工具,主要原因有三個,第一是好玩有趣,第二是句子簡單,第三是有易懂的簡單情境。我那時在想,孩子們就算是語言天才,但到底是怎們學的?其實答案很簡單,還記得您第一次告訴小孩『過來抱抱』時,您是不是做出抱抱的手勢?幼兒學習母語時,事實上是透過影像,來去『猜』別人在講什麼?小孩在看英文卡通時,一邊在試著理解卡通的影像故事,一方面語言區會自動『猜』卡通人物在說什麼?美國幼兒教育學家華斯教授說:『幼兒在學習語言時,視覺的吸收率佔了83%的重要性!』什麼?有83%這麼多?是的,83%!所以幼兒卡通真的是很好的語言學習輔助工具!
就在一次孩子認真看卡通時,一個靈感突然打到我身上,小孩子既然這麼喜歡卡通,卡通對幼兒語言又這麼有效,為什麼不將『卡通』與『卡片』結合?譬如小孩子將『Dog的單字卡』放進刷卡機之後,譬如電視就開始播放關於Dog的卡通。當我想到此點子,我樂壞了!小孩子一定會喜歡,這將是最有效學習英文單字的方法,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喜歡『卡通』與『卡片』,而且『卡片』觸發『卡通』的互動過程更讓孩子感到有趣。
我開始思考如何完成一個雛形來驗證孩子喜不喜歡?我後來想到的方式是透過『DVD播放機』+『電視』+『刷卡機』的方式,卡通都儲存在DVD裡面。結果我將此雛形做出來後給許多小孩子試玩,與我預測一樣,孩子們超喜歡的,大家搶著玩,而且一玩再玩。
接著我開始思考如何將產品做出來,刷卡機硬體部分我覺得不會有太大問題,主要問題是卡通的製作,我從來沒經驗,而且所需要的資金太大。我也曾經找其團隊合作,包括一家知名的幼教出版公司談合作,他們看到後很喜歡,但一想到卡通動畫的成本,以及卡通動畫的腳本多規劃問題也只好作罷,就這樣這個點子就這樣胎死腹中,我也擱置執行這個案子,而開發其他案子。
我一直在尋找能執行的合作伙伴,但這條路我發現走不通,就像許多創業人所說的,只有自己去親自完成。我想到小時候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:『誰該去掛這個鈴鐺?」。有一群老鼠開會討論怎樣知道貓來了,有一隻老鼠說:「我們為什麼不在貓脖子上掛一個鈴鐺,這樣聽到鈴鐺就知道貓來了啊!」,真是個太棒的想法!但大家你看我、我看你說:「那麼誰來掛這個鈴鐺?」,最後大家都望著那隻提出這個想法的老鼠:『你的想法真的很棒,你應該最適合的!』
就這樣過了幾年之後,一個契機讓我重燃希望,那就是iPAD誕生了!PAD在一、兩年迅速普及,『DVD播放機』也一直沒落,我那時在想應該改成『PAD』+『刷卡機』的方式,所以開始研究能與『刷卡機』相結合的成本與供應商,後來發現成本很高,讓我打退堂鼓。有一天也是不知哪來的靈感,忽然想到為何不使用PAD的前鏡頭,而單字卡片上印上QRcode,這樣Pad就可以知道哪一張卡片了,根本就不需要『刷卡機』了!!當我想到此,那天興奮的睡不著覺,因為少了『刷卡機』的成本,創業資金就可少很多,而且產品價格就可以下降許多,讓大多數的人都可購買的價格。
接著就是單字動畫的執行,在開發這套教材時就將PadKaKa定位為國際品牌,為了達到高品質的動畫,這中間所遇到的困難超出我想像,基本流程式先寫『動畫腳本』,『卡通角色設計』,『腳本分鏡』,『英文配音』,『畫動畫』,最後是『音效配音』。就以腳本來說,每一個單字腳本都要思考劇情簡單,但需要有趣,孩子能看得懂,英文句子的設計等等,因此每一個單字腳本所花費的精力與時間很高,一個單字也常寫了好幾個不同版本。PadKaKa一開始就規劃600個基礎單字,寫完時才驚覺總共寫了大約60多萬字,最後挑的最後600個腳本大約也有22萬字!
600支短動畫不算是小工程,尤其對一個小小創業團隊來說,相當於10小時的動畫,大約就是6~7部卡通電影的長度。製作動畫過程,不是原本想像的有了腳本就很順利可完成,而是需要一直與動畫團隊溝通,修改畫面,甚至重改腳本。一開始,我想都不敢想會有完成的一天,因為若去想,可能都沒有勇氣支撐下去,就像長跑一樣吧,只專注在當下跨出的那一步,一步步的往前跑,最後才終於完成。
除了讓孩子使用卡片與卡通學英文外,另外就是與專家討論更有效的學習方式。PadKaKa也同時有『閃卡』與『測驗』的功能。『閃卡』是以快速方式播放卡片,以刺激孩子右腦的圖像記憶,這是很多專家推薦的,而在PadKaKa中,我們又更加強了『閃卡』的功能。PadKaKa教學法去蕪存菁,簡單來說就是三個步驟:孩子先看單字卡通,接著使用『閃卡』功能增強記憶,最後以遊戲方式測驗孩子是否學會。
PadKaKa 開發接近完成時,許多行銷朋友告訴我要宣稱PadKaKa是美國教育機構開發的,最好是掛上目前知名的外國知名品牌。因為這樣才能將產品價值增加三倍以上,父母願意用兩三倍的價格購買,為了行銷我真的思考過也許該這麼做。我知道台灣有許多產品,做得非常好,但事實上都掛上歐、美或日本品牌,現在更有些廠商掛上韓國品牌。可是大家知道嗎?如果能做出高品質的台灣廠商都這樣做,這樣誰會相信台灣有辦法開發出國際水準的產品,台灣還有什麼前途?台灣人還會有什麼自信?
這是個艱難的決定,但也是簡單的決定,是的,PadKaKa是台灣品牌!
支撐跑完這場開發長跑最大的力量是一個願景,看到孩子們使用PadKaKa開心的情景,孩子們在玩樂中愛上英文,我甚至想像我自己還是小孩時,我開心的使用PadKaKa的樣子。我自己的小孩都太大不需要使用PadKaKa學習英文單字了,但獻給有幼兒的爸媽PadKaKa:愛上英文很簡單,這就是開發PadKaKa的目的。
最後我要感謝一路上幫助我們的貴人,合作夥伴,團隊,以及家人的支持。
凡凡爸,寫於2016/7/10, www.padkaka.com